X
安徽省示范高中---铜陵中学 欢迎您访问!

铜陵市2008-2009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备好课”专题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09-7-1 发布者:教研室 浏览次数:2275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文件和《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实施办法》(铜教[2009]41号)精神,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确保本年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对象

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初级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市、县(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电教管人员,社会力量及民办学校教师(以上均含聘用一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

二、培训目标

通过远程培训,促使中小学教师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熟悉教材知识体系,更新学科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网资源支持,促使中小学教师更新学习观念,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新课程执行能力。

三、培训内容

师德行为规范、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教案反思与研究。

四、学时安排

2008-2009学年度远程教育学习安排16学时。远程培训由市教育局、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统一规划管理,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市电大)具体实施。

五、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630-7月5

1、宣传发动。各中小学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安徽省2008-2009年度中小学教师“备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和本《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报名、统计等服务工作(统计表见附件),保证各层次教师远程教育培训顺利开展。

2、组织报名。以校为单位,按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四个层次,分学科以电子版形式报铜陵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校表下载地址:www.jsjy.ah.cn)。报名工作于75前结束。安徽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普通理论培训,“按课时收费,每人每课时2.5元”,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 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开支。年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由各学校统一支付上缴。

3、发学习卡。远程教育报名、缴费、发卡工作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各校确定一名具体承办人员(即信息员),负责本校教师的报名、缴费等工作,领取学习卡并负责按照卡号姓名对应表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同时告知每位参训学员妥善保管自己的学习卡,以便下年度培训使用。报名信息数据为统一格式的电子表(样表下载地址:www.jsjy.ah.cn),信息员负责整理本校参训教师信息表和汇总表于75前发到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础。

(二)第二阶段(培训阶段:2009710-2009年7月30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上网在线学习。

1、远程培训

1)培训形式

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依托市级教师培训部门组织实施远程培训。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使用个人帐号和密码,登录“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www.jsjy.ah.cn)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学习,完成年度任务。

2)培训流程

①上网注册选课

参训学员按学习卡背面的说明(详见“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首页上的“支持服务区”)进行网上注册,并根据本人所教学科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

②网上自学

根据所选课程进行自学,并进行学时保存。

③网上辅导和互动

辅导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在相应课程版组织专题讨论和问题讨论,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发帖,所发有效帖记入考核成绩。

3)结业考核。

结业考核将在远程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方案届时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上公布。考核结束后,省远程教育中心组织辅导教师团队阅卷,统计考核结果,审定学员成绩和评选优秀学员,并发放相关证书。市师训中心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学时登记。

2、培训管理

学校远程培训信息员同时兼顾负责辅导本校教师网上培训的注册和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如实参与远程教育网的学习,对只报名不上网参加培训或在远程培训中找替身进行舞弊行为的教师,在网上公开进行通报批评,并记入教师个人继续教育档案。远程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当年度不能参加职称评定。

中小学教师接受远程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又一新的培训形式。网络优势可以汇集全国优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的培训需求,它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希望各中小学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这一培训形式,加强远程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精心组织,加强引导,切实保证我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logo

地址: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顺凤路铜陵中学

电话:0562—2806026


安徽省铜陵中学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皖ICP备11012334号-2

皖公网安备34072102000065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