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安徽省示范高中---铜陵中学 欢迎您访问!

佳作赏析丨木铎金声 铜陵中学赋

发布日期:2023-09-27 发布者:铜陵中学办公室 浏览次数:482

铜陵中学·赋

章晓勤

时维九月,岁逢壬寅。乳虎啸谷,吾校乔迁东城;雏凤朝阳,铜中再鸣清声。



壮哉我新铜中,居千年古镇,水顺而安春潮激荡;美哉我新铜中,枕临津水驿,艳艳花树柳岸芬芳;幸哉我新铜中,坐拥名胜宝地,游目俊采之乡。



钟凤凰山峦之灵秀,姚黄魏紫斗艳;集金牛洞天之精华,炉火红星生烟。荆公书堂迎迓日月,太白长歌声动寒川;陈翥伏案绘制桐谱,葛洪昂首托举仙丹。青铜故里,弦歌不辍黉门;山水新城,木铎又唱大风。



忆畴昔,铭初心。皇皇校史,悠悠我情。初创抗战之时,纾解国难;肇基北山之麓,架海金梁。仇寇既灭,回徙大通之名埠,始称铜陵中学;吾乡稍安,花落和悦之芳洲,赓续文教华章。共和立,国运昌;百废举,教育旺。



三校生于一母,九枝发于蕙兰。白手起家,开山林于笠帽;宏图大展,沐风雨于鹊江。承教导之重托,见蔡公之峥嵘;历艰难之困苦,玉栋梁之功成。生徒三百云聚,华泉一泓济民;后昆八方倜傥,风流四海纵横。



亲扬子之江水,乐英雄之青山;兴一中于县邑,起声名于江南。天井遥望,喷薄日出东方;南湖回首,荷塘月色荡漾。奋笔疾书,学宫三更灯火;以德行仁,广居四季花香。



莘莘学子,惟望题名金榜;拳拳师心,甘愿沥胆披肝。六十余载拼搏,跻身省级示范;两三辈人奋斗,熔铸县中辉煌。



潮涌崭新时代,教育先行;风起古老义安,铜中续航。九易校名,初心犹在;数迁福地,其又何妨?



开新局,振文昌;荟英才,兴家邦。庠序礼乐,合于桑林之舞;教学相长,进乎游刃之技。勤以致知,通习六艺百家;雅以修身,齐治太平天下。


尊贤励志,立德兮滋兰树蕙;崇实求新,树人兮南鹏北鲲。养才秀于斯,文质彬彬;弘游艺于此,高山景行。立厚地而顶高天,青春无怨;壮精神而健体魄,强国有我。



这篇赋以铜陵中学的发展历程为主题,通过对学校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铜陵中学的辉煌成就和崇高使命。全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首先,这篇赋对铜陵中学的历史进行了生动详实的描绘。从抗战时期的纾解国难,到建国后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再到如今的省级示范高中,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铜陵中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迁,彰显了学校的光辉历程。这种对历史的深入挖掘,使得这篇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其次,这篇赋在展望未来时,既充满信心,又富有远见。在新的历史时期,铜陵中学将继续发扬光大,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作者通过对学校未来的设想,表达了对学校美好前景的期许。

此外,这篇赋在表达对铜陵中学的赞美之情时,还强调了尊师重教、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铜陵中学的传统优良品质,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的信念。这种对教育理念的强调,使得这篇赋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

总之,这篇赋以优美的文笔、严谨的结构、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铜陵中学的辉煌历程和崇高使命。它既是一部介绍学校发展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教育意义的文献资料。这篇文章在内容、形式和意义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章晓勤,70后,安徽枞阳人,铜陵中学语文组高级教师。现为安徽省作协会员,铜陵市义安区作协主席,农工党铜陵市委理论研究专委会主任、第二支部副主委。

曾在《散文诗》《诗歌报月刊》《星星》《散文诗世界》《中国教师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香港橄榄叶诗报》等近百家报刊发表作品,有作品入选《散文诗精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安庆六十年文学精品集·诗歌卷》《诗意的红烛——安徽教师散文百家》等。

曾在《散文诗》《诗歌月刊》等刊物举办的诗赛中获奖,先后荣获省作协“江南散文大奖”、市政府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同时参与编辑出版《大俗民韵》《临津文踪》《铜陵方言研究》等多部专著。指导学生发表习作五十多篇并多次在“语文报杯”“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中获奖。


立德树人璀璨辉煌的铜陵中学,承载着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的诗意画卷。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追求卓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铜陵中学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创造更多的辉煌成就!

logo

地址: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顺凤路铜陵中学

电话:0562—2806026


安徽省铜陵中学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皖ICP备11012334号-2

皖公网安备34072102000065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