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研工作

铜陵县一中教师集体备课实施细则(试行)

2009-9-16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行新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强化个体备课质量,着力提高教学水平,以创建一个具备协作性、实效性、奋进性、开拓型的优秀集体备课组,促进我校教学的良性循环。特制定铜陵县一中教师集体备课实施细则如下:

一、集体备课要求

1、每五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及重点突破等带有共性问题的研讨。要求备课组长依据本年级部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一学期的备课计划,确定备课主题,明确集体备课主讲人员,并制定出每五周教师集体备课任务安排表。

2、备课组长和教师应施其所长,充分利用自己积淀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教学理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积极发挥指导和互动作用。

3、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教学设计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知识构建的引路人,学会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尝试,逐步掌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

4、正确处理课堂三维目标,把课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改革注重知识传授的满堂灌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5、备课组活动要做好“三备、四定、五明确、六统一”的准备工作。“三备”是指:备课标和说明、备学生和学法、备教材和教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五明确”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明确思想教育结合点、明确知识迁移结合点、明确重难点;“六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核;同时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教学文本预案;其他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再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二、集体备课具体的“五个流程”:

1、分工准备

在备课组长的统筹下,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分工协作,明确每次活动的主要备课负责人(主备人)的牵头任务,定时间、地点、具体的内容。主要备课负责人必须对所承担的教学内容作精心研究准备,要抓住“八点”备课(即教学重点、教材难点、考试常考点、学生弱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制作课件、设计教案。

2、集体议课、说课

每五周一次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活动。议课、说课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①三维目标②教学重点、难点③教法④学法⑤教学时数⑥教学构思⑦教学设计⑧例习题配备等方面进行。说课程序为:①提前确定备课主题,当次备课负责人(主备人)及全组教师分头准备②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③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④最后备课组长作小结⑤对议课、说课活动作详细记录(记录在备课组活动记录本上)。

3、完善整理

当次备课负责人在集体议课、说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文本预案。

4、预案补改

预案补改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是不同的,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教学上各有所长,个人研究上各有特色。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应注重教师个性化的解读,进行个性化的加工,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自己所授班级的学生实际,做好调整、补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

5、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反思集中在一是捕捉、感悟;二是吸取和改进。反思内容可在下次集体备课时交流。                         

三、备课过程管理

1、督查

备课组活动由教研室、教导处进行督查。督查分二个内容,一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深入备课组内进行共同备课,并承担相关备课内容和材料的撰写,二是教研室、教导处督察各组或深入个别备课组参与活动。

2、考核

教研室、教导处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并进行考勤和查阅记录活动情况,无故不组织、未参加者,与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及教师考核挂钩,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3、调控

承担当次主要备课任务的教师请假,必须向备课组长作好交接工作,由备课组长作好调控,杜绝未作交接而出现无准备集体备课。

4、总结

由教研室、教导处会同备课组长按规定每五周统计并公布考勤及备课组活动记录材料情况,教研室、教导处每学期汇总备课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四、综合评定

学校按考核办法对备课组活动情况进行考评,主要分为组织情况、活动材料、抽查听课等几个方面,考评结果纳入期终和年终校各项总评。

 

 

                                                                                                         教研室

2009-9-16

 

分享到: